已知最早的助听器出现在17世纪,被称为耳号。
接下来是电子助听器,西门子是20世纪初最早研制出这项技术的公司之一。
助听器逐渐演变为真空管助听器、口袋式设备、晶体管和体戴式设备。
20世纪80年代初,数字助听器问世,为当今更小、更先进的助听器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晶体管的诞生
1948年,贝尔实验室在助听器的发展中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发明了晶体管。
晶体管取代了真空管,它们体积小、电池消耗低、声音失真小。
四年后,Sonotone公司利用晶体管制造了Sonotone 1010。Sonotone 1010是一种混合助听器,因为它使用两根真空管和一个单晶体管作为输出级。
20世纪50年代末,德州仪器的集成电路最终取代了晶体管。
数字信号处理的革命
1960年,贝尔实验室在助听器技术上取得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该公司创造了用于创建语音和音频信号的数字处理技术。数字助听器在接下来的35年里才成为主流,但这项创新为我们今天佩戴的设备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诞生开启了数字助听器小型化的道路。大约在同一时间,研究员埃德加·维尔楚开发了一种能够将音频信号分离成频段的设备。
这些频段可以非线性地调整声音,这样响亮的声音可以被更少地放大,而微弱的声音可以被更多地放大。多通道幅度压缩系统成为第一批使用数字技术的助听器的设计框架。
全数字助听器的诞生
1982年,纽约市立大学创造了一款粗糙的、实验性的全数字助听器原型。
该设计从未走出实验室,但它表明了完全数字化的、实时转换声音的设备是有可能的。
大约在同一时间,恩格布雷森、莫利和波佩尔卡为数字助听器的一个小型化版本申请了专利,该版本使用了我们今天所知的许多技术,包括定向麦克风和验配算法。
1987年,尼科莱特公司创造了第一款商用全数字助听器,名为尼科莱特凤凰。
这个项目超前于时代,尼科莱特公司很快倒闭,但他们的创造开辟了未来的道路。
奥迪康在1995年开发了下一款全数字助听器。奥迪康的产品分销有限,但唯德信很快推出了他们的数字助听器Senso。
唯德信Senso机型最终在1996年实现了主流化。
在贝尔实验室为语音创建数字处理技术近40年后,数字助听器时代来临。在10年内,90%的助听器都是数字化的。
从智能设备到AI
在21世纪初,助听器变得更小,并增加了许多新功能。
2006年,奥迪康发布了一款带有接收器(扬声器)的直接入耳助听器。
同样在2006年,斯达克推出ELI助听器,首次实现蓝牙连接。此举标志着助听器向智能设备转变。
2013年,力斯丹推出了一款兼容iPhone的助听器。
助听器佩戴者开始滑动和点击屏幕来控制他们的设备。兼容iPhone的助听器还可以让佩戴者直接从设备上流式传输电话和音乐。到2022年,几乎所有高端助听器都支持蓝牙。
当今的助听器是完全互联的智能设备,利用AI、健康追踪,甚至实时翻译。如果历史有什么迹象的话,它们会不断进步。
原创文章,作者:星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grl.net/n/2024071316211728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