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向好趋势

文/趙東晨、吳愷奕

3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恒生指數跌1.24%報16529.48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83%報3528.47點,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跌1.16%報5780.21點。大市半日成交額為906.89億港元,南向資金凈流入69.23億港元。醫藥股領跌,藥明康德業績後跌超7%;汽車產業鏈表現不佳,理想汽車跌近8%領跌藍籌。行業方面,醫療保健、非必需消費和地產跌幅靠前,能源業上漲。從外圍看,美股昨晚在科技股領漲的帶領下再度上揚,不過港股未能承接上漲。

對於港股的表現,我們認為波動的一大原因在於近期為港股公司業績期,公司的業績好壞及基本面變化會影響投資者對其未來的預期,而一些大票的表現容易引發相關子行業的連鎖反應。以今天跌幅較大的兩隻大票為例,理想汽車和藥明康德皆為公司增長預期出現了變化。理想汽車MEGA系列發布半個月,訂單量未達預期,首日僅完成一半目標,累計近4000台。據悉理想汽車內部考慮是否將年度銷售目標從7萬至8萬台下調至5萬至6萬台。藥明康德,儘管公布2023年度營收超400億,利潤增長超兩成。美生物安全法案推進可能影響2024年業績,公司已終止BIO會員資格。雖然公司認為其業務和客戶關係依然牢固,但投資者擔憂公司未來發展面臨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港股近期震盪還有一大因素在於市場上仍面臨一定的解套需求。自春節以來,港股整體築底反彈的走勢已經形成。但港股前期較長時間的下跌形成了較多的解套需求,因此在反彈的過程中,容易形成回調。我們預計調整的時間及幅度相對有限,近期對港股市場,在回調後可積極買入。

中長期角度,我們繼續看好港股的築底反彈和持續上行。主要邏輯在於港股是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的重要窗口,而前期致使港股下行的利空因素已經得到了顯著的好轉。好轉的利空因素,其一是前期資金流出中國市場和新興市場。國際投資者,特別是大型機構投資者,主要從全球市場資金流動的周期規律角度考慮資產配置問題。近兩三年,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正處在周期底部附近。主要原因在於美聯儲近年來激進的加息導致發達市場與新興市場之間利差倒掛,使得國際資金在近年中流入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資金下滑。

然而,我們注意到資金的流向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基於對美聯儲2024年開啟降息周期的市場基準判斷,國際投資者正在開始逐步從低位增加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資產的配置。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公布的資金流動數據,1月和2月,新興市場投資組合合計流入579億美元,其中股權為103億美元,而中國市場錄得64億美元資金流入。分月度看,2月的資金流入更為顯著。另一個正在好轉的利空因素,即中國經濟的風險在化解。少數悲觀的國際投資者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存在風險點,一方面在於地方債,具體包括城投債務的實際規模,非標、信託等隱性債務等;另一方面在於房地產,房地產市場疲軟會造成企業資金鏈收緊,房價下跌會造成企業利潤下滑甚至虧損。這些風險在近期也得到了緩釋。

地方債方面,2023年10月開始,多個省份陸續啟動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置換部分隱性債務,緩解償付壓力和減少利息開支;加上2023年四季度一萬億特殊國債的發行,並全部轉移給地方使用等,緩解了市場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擔憂。從國際比較看,中國中央政府負債率依然較低,有條件繼續向地方政府實行轉移支付甚至讓渡部分財權,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地產方面,住宅成交價格開始企穩,對房企的紓困正逐漸生效。2024年初,住建部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在項目層面支持開發所需的合理融資需求。截至2月底,商業銀行已經審批貸款超過2000億元。這將有效緩解房企融資難和保交樓的壓力,以及償債的壓力,有利於恢復購房者對新房市場的信心。

冬去春來,隨着風險的緩釋,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正逐步被國際投資者關注並認可。一如新質生產力發展下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政策端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和扶持。二如居民消費力復甦和消費築基背景下,中國消費市場的潛力進一步顯現。再如中國對低碳行業的政策支持下,新興行業如新能源車快速增長。這些新興增長點能持續吸引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港股作為全球投資中國的重要入口,也將從中受益。我們繼續看好港股中長期的向好趨勢。

(作者趙東晨為工銀國際研究部副主管,吳愷奕為策略分析師)

原创文章,作者:星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grl.net/n/2024061303490386.shtml